双 T 板的截面形式和尺寸相对固定
双 T 板是一种常见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,虽然有诸多优点,但也存在一些缺点,具体如下:
运输与安装难度大:双 T 板的尺寸较大,宽度一般在 2.4 米到 3 米之间,长度可达 20 多米,重量也较重,一块普通规格的双 T 板可能重达数吨甚至数十吨。这种大尺寸和重量导致在运输过程中需要特殊的运输设备和车辆,对道路条件也有较高要求,如道路的宽度、转弯半径、承载能力等,运输成本较高。在安装时,需要使用大型起重设备,如履带式起重机、轮胎式起重机等,对安装场地的要求也比较严格,安装过程较为复杂,技术要求高,增加了安装难度和施工风险。
设计灵活性受限:双 T 板的截面形式和尺寸相对固定,其肋梁和面板的尺寸、间距等在设计上有一定的标准规格。这使得在一些特殊的建筑项目中,如对空间布局有特殊要求、需要不规则形状的楼面或屋面结构时,双 T 板难以满足设计需求,需要进行特殊的设计和加工,增加了设计和施工的难度及成本。
后期改造困难:由于双 T 板是一种整体式的结构构件,一旦安装完成,若后期需要对建筑进行改造,如增加或改变楼面的荷载分布、改变空间布局等,很难对双 T 板进行局部的修改或调整。因为双 T 板的结构整体性较强,任何改动都可能影响到整个结构的受力性能和稳定性,可能需要拆除整个双 T 板重新设计和安装,成本高且施工周期长。
防水性能欠佳:双 T 板之间的拼接缝是防水的薄弱环节,尽管在施工时会采取一些防水措施,如使用密封胶条、防水涂料等,但由于双 T 板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温度变化、结构变形等因素的影响,拼接缝处的防水材料容易老化、开裂,导致防水性能下降,出现渗漏现象。而且,双 T 板的面板表面在长期使用过程中,可能会因为混凝土的收缩、裂缝等问题影响其防水性能,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修缮。
隔音性能一般:双 T 板作为一种混凝土结构构件,其本身的隔音性能相对有限。在一些对隔音要求较高的建筑中,如学校、医院、住宅等,仅依靠双 T 板难以满足隔音标准。需要在双 T 板的基础上额外增加隔音材料或采取其他隔音措施,如在板下设置吊顶、填充隔音棉等,这无疑增加了建筑成本和施工复杂度。
生产模具成本高:双 T 板的生产需要使用专门的模具,模具的设计和制造需要较高的成本。而且,由于双 T 板的规格和型号较多,为了满足不同项目的需求,生产厂家需要配备多种模具,这进一步增加了模具的成本和管理难度。如果生产数量较少,模具成本分摊到每块板上的费用就会较高,导致双 T 板的生产成本增加。